既然决定要卸下假肢,只想动作果决些,让人少受些罪。
我按住另一条完好的腿,下了决心,低着头在他耳边说:“你再忍一忍,卸了这木头,上点药便不痛了。”语罢未管他听到与否,笔直着将假肢用力拔了出来。
受了磨损的残肢红肿又磨破了,拔下的时候似乎感觉到一丝粘黏,皮肤又才接触到空气,似乎加剧了疼痛,谢辞整个身体都绷紧了几秒,又骤然失了力气软了下去,正着的脸又陡然侧了回去,这样剧烈地一晃,瞳孔上翻地更厉害,几乎要消失在了眼眶上方,留下一对空洞的眼眸。
不知怎么太医还没叫来,我怕地上凉,又不敢贸然将人移动,便拥着他瘫软的身体,手臂圈住他不能着力的腰身。人真正昏迷时之所以那么沉,因为毫无意识的身体只会一个劲往下滑去,像没有骨头一样。我把人又往上捞了捞。
一道折腾衣服早已凌乱,被撩起的衣摆散在地上,里裤也被脱了扔在一边。我额头也见了汗。
坐着又等了半柱香的时间,小安子才带了太医回来。
“皇上,张御医到了。有几位小主夜宴饮多了酒,两位值班太医都被请了去,奴才又去小主宫里知会,耽误了时间。”
宫里人并不多,我的身体和太后的身体一贯又健康,夜里太医院只按惯例留两位太医值班。今日晚宴饮酒的嫔妃多,出来吹了风,一时不适叫了太医也是有的。我没有责怪,只让太医赶紧进来看看。
几人没想到我抱着他坐在地上,见状也是一愣。张太医倒是反应过来,跪下就着这个姿势检查了一下伤处,又把了脉。
“回禀皇上,谢小主无妨,只是伤处碰撞受了刺激,疼痛会格外剧烈些。这类腿疾会时常作痛,虽已经没了小腿,却会感觉小腿如受伤被碾压一般。想来谢小主平时会经常如此,只需涂抹平时用的药即可。微臣再开一记麻醉的方子,减缓疼痛。”
春妙也回答道:“小主腿疾是经常发作,疼的浑身发抖。可小主生性要强,总是忍着。”眼睛已经泛起了泪光:“小主平时是有用药,奴婢这就去拿来。”
太医检查了无碍,我这才将他的衣摆盖好,将人抱到床上。
遣走了太医,待春妙拿着伤药和煮好的麻醉药过来,我也遣了她出去,将药接了过来。
我扶着谢辞半坐起来,头却没有力气地垂在胸前,我只好捏住他下巴,又伸手将他的唇缝掰开了一些,看得见里面被涎水打湿得亮晶晶的舌肉乖乖缩在口腔里。人也乖乖地,一副听人摆弄的样子。
我突然涌上了想亲吻他,按着将他亲到窒息的冲动,却又觉得这冲动有些不合时宜。
端起药碗给人喂了进去,可能是喝惯了药,人虽没意识,尝到味道竟自己吞咽了下去。来不及吞咽的棕色药水顺着嘴角溢了出来,一路流过下巴喉结,隐没在衣领中。
喉结几次滑动,药终究是灌了进去。我拉过被褥垫在后面,让他靠着,将衣摆重新撩起来,露出两条腿来。
没受伤的腿又长又白,更称得另一条腿可怜起来。
我拿了伤药,将棉花浸润了,按在肿胀的粉肉上。
“嗯呃——”谢辞无意识地长吟一声,麻醉的药效还没那么快生效。
头颈往后一仰一仰地,口唇无力地张开,露出舌尖瘫软着,涎水流出来。
“不要…别碰…”含混着呢喃,原本冷峻的人此刻格外无助。
谢辞意识不清,本能地挣扎起来。我怕他动作间又磕碰到残肢,只得把他抱得更紧,哄着:“没事没事,是朕呢,上了药就好了,没事的…”
手下加快了动作,将伤药均匀地涂在粉红的嫩肉上。麻醉药似乎也逐渐发挥了作用,挣扎的动作慢慢小了起来。
我低头打量他,修长的身体松弛着,失去了警惕的本能,双臂张开在身侧,腿更是不设防地敞着。
已经闭上的眉眼却微微皱着,眼皮下的眼珠颤动着。额前的发丝被汗水打湿,凌乱地黏在脸颊,和原本坚毅的五官融合起来,有种凌虐的美感。
口微张着,随着迟缓的呼吸微微张合,能窥见里面的光景。
我没忍住低下头含住了他的唇,将他舌头吸吮出来玩弄着,软烂的舌肉任由我轻咬着。他的呼吸似乎不畅了起来,发出嗯嗯声。
我没有理会,继续在他口中搅弄着。舌尖被吸绞让他生出更多津液,含混着吞咽不下,下意识地排斥外物推拒我的舌头,我顺着咬住了他的舌尖,手摸到他的腰侧摩挲了几下。
他陡然像被刺激到了,腿胡乱蹬了几下,绷直了脚背。
没了里裤的腿间竟渗出了几股尿液出来,打湿了衣摆,温热的液体越来越蔓延开。
我观察了一下他的脸,并不全然是痛苦的表情。才拉了床头的铃铛。
待春妙进了房,看到一床狼藉,一时也不知道该先收拾还是先给我请罪。
我摆了摆手:“让人将热水提进来,再给你们家小主拿一身干净寝衣来。”
待下人更换了床褥,我亲手将人擦拭干净,塞进寝衣里,一同躺上了榻。
我抱着他,既觉得有些心中有些疼惜,又禽兽地觉得他毫无防备任人摆布的脆弱样子格外勾人。在自我谴责和暗暗回味中纠缠着进入了梦乡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这样的情节大家会觉得不适还是亢奋,反正这是我个人的一点xp。如果觉得不适,后面可以避雷谢辞的肉,其他受不会有这样的情节。
上周末又去了景德镇,先是过敏又是发烧不影响我玩得很开心??
上周身体就一直不适,所以前几天没更。这周会尽量多更一些的。希望大家多多留言,有票票就更好了??
如果有宝想去景德镇的也可以问我,我去了两次了,现在强的可怕。知道的攻略绝对比网上详细且靠谱。
我照例坐在乾清宫召见了内阁阁臣、六部尚书,夏季洪水多发,长江黄河上游水患四起。
这倒是不罕见,古代防汛系统不够先进,每年到了六月就有汛灾,只是大大小小就要看天意。
今年原本也不算顶严重的,只是时间特殊,登基第一年。风调雨顺与皇权息息相关,刚登基就洪灾严重属实不好听。因此更要严肃对待,连番的折子呈上来,一大早就叫了几个官员来乾清宫详谈赈灾事宜。
汛灾首先自然是防洪的问题,怎样组织灾民、展开救援。这些各地都已经在做。而后接踵而来的是粮食问题,粮价飞涨,光饿就能饿死不少人。更棘手的是防疫,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,天气越来越热,死了那么多人,稍不留神传开疫病就不是开玩笑的事情。
我心里倒也有些想法。现代与古代灾情虽有所不同,但道理总是相通的。多发展了那么多年,现代的条例措施无异更加全面科学、高瞻远瞩。
另一方面,除去灾情,其实都是人的管理问题。朝廷的人总是不及灾民人数多的,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管理好更多的人,说到底是管理的艺术。这正是我前世所学的,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,粗略一想也有许多案例可以借鉴。
我在心中打好腹稿,尽量精炼地说了说我的看法。
最应该借鉴的一部分是“卫生”的管理。这时候还没有完整的“卫生”的概念,而这恰恰是疫病起始的源头。
现在天气已热,就地找空阔地方,建棚子供灾民居住,既可遮阳避雨又可四面通风。离棚子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挖水沟,作统一的茅房。用生石灰在生活片区铺撒消毒,做好宣传,禁